我在浏览微博的时候,我看到网上有一篇博文讲辛芷蕾的。我对她最近的认识是她得了威尼斯影后。文章里面讲了她成名前的经历。曾有三四年的时候接不到戏,便将精神寄托于别处,告诉自己不需要争抢,结果试镜的成功率便更低了。后来一个朋友算是提点了她。说她并不是真的没有欲望,真的不想要,而是在欺骗自己为自己找理由。
小的时候,我妈经常教育我要谦让,别人想要的东西,我不能去说我也想要,就算是面对对方比我更年长。她的初心是认为不争不抢,和平相处,让别人开心对自己也好。在我看来,我妈所教育我的谦让,不仅是孔融让梨式的,而且还是压抑自我式的。别人是开心了,但是我不开心了。但是我从小也是一个反骨的人。你不让我做的事情让我不舒服了,我觉得你这样不对,我就偏要做,偏要反着来。但是即便如此,我觉得我还是受到了不应该表达出我也想要的欲望的观念的影响。主要是看有没有那么一个人对我发号施令。如果没有,那么我的反骨因子就不会被激活。那么我就会是那个不争不抢的“老好人”。面对我想要的东西的时候,我会告诉自己你没有那么想要,忘掉它吧,别人更想要,如果我说我也想要,别人会不会不开心?
然后文章接下来讲的就是博主对此的感悟。她举了写小说和赚钱两个例子。博主说她写小说的时候也害怕自己想写的角色会被读者骂,下笔前总是思前想后想要规避所有风险,所以并不是她写不出来东西而是创意的神经被恐惧麻痹。赚钱也如此,做自媒体怕周围的人知道,做生意又害怕亏损,害怕自己的付出得不到该有的回报,所以就干脆不努力了。
我在做个人平台,做网站,做视频,写文章等等的时候一样,也经常会有冒出相似的念头。我不想被亲戚朋友们看到,我不想接收到网上的负面评价,我也害怕我洋洋洒洒几千字,最后的回应寥寥无几。面对内心的斗争,我说,好吧,应该很难成功的,转到下一个目标吧,这个我又没有想去做了。
我想这就和我们很多人想的一样,行动可能失败,那么干脆就不行动,不行动就不会有结果,失败也自然而然不会来临,当然可能的成功也会如此。当我们看到别人成功的时候,我们可以给自己找借口说,当时我也有这个想法,很早就有了,只是当时没有做罢了,或者我做了,不是我不行,而是后来又不想做了没坚持下来罢了。
我们追求完美却不知道完成比完美更重要,先有迈出行动的完成才有会有后来的尽善尽美。就像学术圈流行的一句话,最好的毕业论文是完成了的毕业论文。还有害怕别人的眼光,但是最害怕的还是,自己看到理想中的自我和现实中的自我有差距的眼光。害怕的是,自己怎么看待自己暂时还不能成功,被拒绝,被评论的眼光。还有,我们害怕,我们的欲望会让别人不开心不满意,竞争会破坏了人际交往中的和平。所以,我们瞻前顾后,我们用我们没有很想要去麻痹自己,规避有始有终的行动,规避竞争。我们没有对我们自己诚实,也没有对我们自己想要的坚持。
如果有那么一个人让你放弃你想要的东西的时候,你可能会反抗,就像小时候我和我妈一样。但是如果当没有这个人对你发号施令的时候,你还会对自己诚实吗?还是你也学会了麻痹你自己。
博主在文章里面还有两句话让我很有同感“不要害怕意识的笨拙,向上走的姿态注定是尴尬的,太在意这些面子上的东西是对自己的不诚实,为了别人的眼光,放弃自己的欲望。”“纯粹和真诚或许是比世故和功利更接近成功的品质。”评论里面还有句这样话,“弱者慕强,而强者慕真。”
我觉得我们往往在事情开始时,高估自己在事情上的能力,但是又低估我们在长时间内通过刻意练习能取得的进步。成长本来就是一件笨拙的事,你的进步也是螺旋上升的,它不太可能是一条平缓向上的直线。它应该是一条曲曲折折但终究向上的曲线。在你曲折前行时,难免行为窘迫,周围的目光会让你有很多的内心戏,但是不要忘记的是你一直在向前走,你的趋势依然是向上的。所谓‘真诚’和‘坚持’,不是光鲜亮丽的姿态,而是一次次允许自己跌跌撞撞,却依旧走下去。就像你喜欢的那些视频创作者,他们早期的作品几乎无一例外都青涩而笨拙,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后来长成参天大树。你也许会说,运气没有垂青于你,但请记住,只有当你先敢于踏上自己想要的路,并坚持走下去时,运气才有可能与你相遇。
你得先对自己诚实,如果你想要,请别假装你不想要。如果你想要,请别放弃你想要的。


Leave a Reply